粵劇淺談(六)

網上資料

清朝末年,中國知識分子激發戲曲改良的浪潮席捲全國。光緒二十九年,一篇觀戲記猛烈批評當時的戲曲曲本迂腐,不能激發國民精神。

21 11 8 6

不久,反映時弊的作品陸續出現,如:《新廣東女兒傳奇》、《黃蕭養回頭》及梁啟超的《班定遠平西域》等等。這些新編的劇本,由富有舞台經驗的藝人編撰。對粵劇影響深遠的應該是同盟會所組成的「志士班」。辛亥革命前後十年間,港澳廣州等地曾出現30多個這類的志士班,如:採南歌班、優天社、振天聲社、仁聲劇社、民鏡社、國魂警鐘社等。為了反帝反封建的宣傳,更編演了《文天祥殉國》、《戒洋菸》、《虐婢報》、《秋瑾》、《溫生才刺孚奇》等戲。

辛亥革命前後,一些粵劇老倌包括金山炳、朱次伯等人開始對粵劇進行革新運動。光緒三十年(1905年),廣州繼道光三十年(1850年)第一間戲曲戲園出現後,再次興建戲院,稱之為「戲院」。戲院改變了粵劇及粵曲的演唱方式,令原來需要滿足野台演唱,需克服風急聲弱的情況改變過來,令到以平喉演唱成為可能,而戲院由於令到觀眾的流動情減低,令過往戲班坐紅船到不同地方演出,觀眾的消費習慣也隨之改變。是次,初出茅廬的朱次伯,因為原擔的小生小生聰,不願演出尾戲,由他替代,他便以平喉白話演唱一齣《寶玉哭靈》,大收旺台,令到演唱平喉白話成為風尚。(網上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