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劍輝粵劇界德高望重的伶人
- 王尚
任劍輝是香港粵劇界一位德高望重的粵劇伶人,自創「任腔」流派,成為新一代愛好粵劇者學習、模仿的對象。任姐天賦的藝術才華,獨特的自我風格,至今香港粵劇界都後無來者。
任劍輝粵劇界德高望重的伶人。
性格隨和的任劍輝,無論曾經接觸過或從沒接觸過任姐的圈內外的人士,都一致對這位粵劇名伶敬重萬分,唇邊永遠頌讚這位伶人得天獨厚的演藝才華,對其人處事態度亦極為欣賞。幾乎在每個人口中都不會說任姐一句「不是」的說話!因為,這位粵劇伶人無論私德和藝術都值得人欣賞和歌頌。
任姐為人宅心仁厚,慈祥仁愛。任劍輝在5、60年代香港演藝界可謂紅透半邊天,但她絲毫沒半點明星架子。任姐對人態度平易近人,對任何人都一視同仁,關愛痛惜。當然更願將一生藝術才華無條件教授門生,讓門生將自己的藝術成就延續,弘揚廣東粵劇精髓。任劍輝首位入室弟子,亦在香港演藝界響譽盛名,有「影迷公主」之稱的陳寶珠,更積極參與粵劇舞台的演出,將恩師舞台上演繹神髓發揮得淋漓盡致。1964年,任劍輝與盟友白雪仙組成了「雛鳯鳴劇團」,也造就了龍劍笙、梅雪詩這兩位粵劇界接班人。
任劍輝是香港粵劇女文武生,有「戲迷情人」的美譽。任劍輝自小跟隨姨母小叫天(粵劇女小武)學習粵劇。14歲跟從有女馬師曾之稱在廣州先施公司天台為主帥的粵劇女小武黃侶俠學藝。兩三年後已可自立門戶,靠多看戲來跟從桂名揚學習,當馬師曾的太平全男班劇團有小散班,與譚蘭卿(其後加入馬師曾太平男女劇團)等組織梅花影劇團, 在太平戲院 (香港)登臺演出時,已有桂名揚的風格。
1951年,任劍輝涉足香港影壇,生平共拍了三百多部電影,演出的舞台粵劇超過四百多齣劇目,最著名的有《帝女花》、《紫釵記》、《洛神》、《梁祝恨史》、《李後主》等等。是香港有史以來主演影片最多的女演員。1964年結束舞台生涯,致力培養粵劇新秀。
任劍輝聲、色、藝,都自有她個人獨特之處。任劍輝的聲,清而不濁,唱曲咬字露字,運腔在薛覺先和白玉堂之間而自成一格,倒也有不少人是專唱她的「任腔」。
1995年,任劍輝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於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追頒「戲曲電影百年殿堂大獎」,以表揚她對香港戲曲和電影的重大貢獻。香港郵政於1995年11月15日發行了$2.60特別「紀念任劍輝郵票」,藉以表揚任劍輝在香港演藝界的才能。(文: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