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繁殖金絲雀種類
- 夏子
金絲雀品種在台灣主要以泛稱為主,細名分為無福和有福,在分為純白色、露臘色(原生種顏色)和紅金雀(非染色)與橘金雀(非染色)。
基本上以黃色為最大宗,並分深黃色和淺黃色。原種的深黃色品種為小體格品種,個性好鬥容易緊張。淺黃色品種體格比較大,個性溫和容易與人親近。但現在台灣金絲雀幾乎皆透過換種技術種,混種後再依據子代表現的顏色去分。不在以體格大小去判定,而是以顏色深淺為判定依據,市面上以有福淺黃色為最大宗。
無福金絲雀(全黃無斑)
金黃色,體格小,毛屬硬質性。
有福金絲雀(淺黃或有班)
黃為最大宗,體格較大,毛軟質。
露臘色金絲雀
為金絲雀的返祖現象,顏色返祖回原生種黑黃混雜的自然保護色狀態。純露臘比較稀少,通常都是混黃色斑或白色斑露臘種。純露臘種通常大多為白金絲雀的混種留鳥種使用。
白金絲雀
白金絲雀通體白色,眼睛為黑色狀態,非白子(紅眼睛才是白子)。一般飼養者為避免白種純金絲雀過度近親,都會使用露臘色(黑斑)金絲雀混種交配。繁殖出白金絲雀,一半數量則為混少數的黑色斑點。價格則同樣依據純白金絲雀為價格。若是混入黃種金絲雀,容易產生雜色現象,混黃色白種金絲雀為雜色,市場價值不高,通常都會被淘汰。(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