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閘蟹也有禁忌
- 曲則全
《點滴情懷》
曾聽過一位長者說:「農曆九月吃圓臍雌蟹,十月吃尖臍雄蟹,不但甘香肥美,而且簡直是人間珍味。在農曆六月有俗稱「六月黃」,倒也別有風味。
每逢到大閘蟹季節,友人便喜歡在家設下大閘蟹宴,招呼同路人一起品嚐大閘蟹,煮熟了的大閘蟹鮮味都散遍屋內,不但有鮮香的蟹味,而且也有醇酒的香味,當然不能少的就是人情味。
「九月圓臍十月尖」即9 月食蟹乸、10月食蟹公。中秋過後蟹乸的蟹膏最軟熟,而重陽節後一個月,蟹公的白蟹膏最多最好味。 11 月的蟹乸蟹膏相對較硬,可以食到硬身的蟹膏。食蟹講究的人士都會按照這月份作出選購大閘蟹。
大閘蟹怎樣分公乸。賣家認為是看大閘蟹的肚子(即蟹奄),蟹乸的蟹奄圓而大,體型和蟹鉗較細;相反蟹公蟹奄是尖而細,呈三角尖形,體型和蟹鉗則較大。蟹公和蟹乸的最大分別在於蟹膏,蟹公的蟹膏軟身滑口,而蟹乸的蟹膏則硬身香口,視為乎個人喜好選擇公或乸。
那些年,母親在巿場購買了一籮大閘蟹,準備吃大閘蟹時,母親便向家中各人問:有沒有人生病呀?原來生病的人最不宜吃大閘蟹,因為大閘蟹十分寒涼,如剛做完手術或大病過後,身體太過虛弱、抵抗力較差或者怕寒的人,都不宜食大閘蟹。
其次吃大閘蟹的同時不宜吃和柿,因為杮含有豐富單寧酸,大閘蟹含有豐富蛋白質,當兩者結合,就容易形成蛋白結塊,難以消化,導致胃痛、肚痾等腸胃不適的症狀。除杮子外,紅酒白酒、茶葉、番石榴、山楂等都含有單寧酸,都極不宜與大閘蟹一同食用。吃大閘蟹也有禁忌,真的不講不知,就上了一課。(文:曲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