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人孔乙己
- 曲則全
《點滴情懷》
從小便喜歡寫毛筆字,即使不是寫得一手好的書法,每當提起毛筆寫毛筆字的時候,便想起童年的一段往事。
小學二年級時,一位教國文的老師便要學生在堂上用毛筆抄寫黑板上的詩句。當年年幼無知,本以為寫毛筆字跟平時用鉛筆寫字的手法一樣,却原來寫毛筆字跟用鉛筆寫字姿勢和執筆的手法是不一樣。
老師說,寫毛筆字是要有 正確握筆方法和坐姿。一般來講,主要有「坐勢」、「立勢」、「蹲勢」三種。坐勢:寫10厘米以內的字一般用坐勢。坐勢的基本要求是: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立勢:立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立勢俯寫,要求:頭俯、身躬、臂懸、足開,常用來書寫條幅、對聯、匾額等。
由於老師的講解較文雅一點,故小學生接收的能力有限,當然做不到老師的要求。老師見堂上的小學生無從入手,於是用一個簡的方法來教導。坐姿依然要頭正、身直。為了要使用毛筆要拉直,便建議將墨盒蓋放在毛筆頂尖,盡保持筆杆平衡,純熟了之後自然又會做正適合的姿勢。
當慢慢開始學會之後,愛上了寫毛筆字,為更要寫得一手好的毛筆字,於是便到書局買了十本八本的「上大人」來學習,果然每次在堂上寫毛筆字都給老師選中貼在壁布板。這份滿足感換來了日夜練習的疲累!
翻閱資料,從唐朝到清朝,古中國童子描紅習字,常寫一種只有二十幾字的的字帖,名為《上大人》,文句大約為:「上大人(上大夫),孔(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女)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可知其禮也)。」在湖北,當地將《上大人》用於遊戲牌上,稱為上大人牌。(文:曲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