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人」習俗逾百年歷史
- 蕭蒹
《舊香港人香港心》
一個人長年大月總會遇上行衰運的時候,人每當失意時,便會怪責時運低,身邊的都是小人當道,才令自己運氣有阻滯,想要甚麼沒甚麼,不想要甚麼又偏要來!
人遇上阻滯自然又會求神拜佛,希望得神靈護航解決眼前衰運。而身邊的人自然便會提醒倒不如打小人,趕走衰運迎來好運。在沒選擇的時候,人便會但求一試,搏一個希望都是好的!
那些年,行過香港銅鑼灣鵝頸橋又看到有人在打小人,人有好奇心自然定律,反正剛好遇上便留一留腳步,看看怎樣打小人。原來也有「打小人口訣」,真的不聽都不知。
「打小人口訣」
打你個小人頭,等你有氣無碇唞。
打你隻小人手,等你有錢唔識收。
打你隻小人腳,等你有鞋唔識著。
打你個小人額,等你一世無發達。
打你隻小人耳,等你成世無大志。
打你條小人脷,等你食嘢唔知味。
在旁靜聽一位婆婆不停地喃喃自語,手拿一隻拖鞋,邊打邊說,打完了婆婆便對客人說:「好了!衰的已走,好的會來!誠心一柱香,就是…」呵呵..原來打小人又是這樣簡單。
「打小人」的習俗有逾百年歷史,由內地傳入香港。早年在驚蟄正日,在廟宇旁、樹腳下就有人拿着小人紙,擺檔「打小人」。
「打小人」一般認為是民眾迷信的行為活動,不過,從心理健康的角度看,這行為或可讓人宣洩不滿、緩解情緒。
驚蟄的「蟄」潛藏的意思,春雷初響,驚醒蟄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蟲,四出破壞農作物,因此農民舉行儀式驅趕害蟲,祈求農耕豐收、生活平安,之後逐漸演變成打討厭的人,驅趕霉運。
「打小人」尤其在香港社會動蕩的幾年,更成為香港人用來發洩情緒的一種,故勿論是真還是假,總之這一刻能宣洩情懷管他真與假。而這種民間習俗,也成為了香港一種街道奇景。(文:蕭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