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盆栽秘訣
- 袁曉輝
《House Plants 101》之一
亞洲住過的人都是盆栽專家,因為多數人都種過盆栽。不過在北美種盆栽,與亞洲不同。原因是天氣不同,室內與室外的溫度也不同,更重要的是,習慣不同。
在亞洲,很多人多數時間是將盆栽擺戶外,而在北美,除非是非常的南部地區,多數時間盆栽是放室內的。此外在北美,盆栽的盆,土,肥料及施肥方式,澆水方式,都因為上述原因,而與亞洲大不相同。
土壤:
盆栽的土壤要用盆栽土potting soil,而不能使用花園用的土top soil。甚至不能使用堆肥土compost,manure。只能用盆栽土。原因是消過毒,沒有病菌,亦不易生霉菌。盆栽土又有好幾種,一般是帶酸性的acidic soil,多數適合喜酸性的植物,比較明顯的有:茶花Camellia,杜鵑Azalea,梔子花Gardenia,橘子及檸檬等,其他有些植物會傾向於酸性土,如:羊齒Ferns,雨傘樹Scheffleras,不過除上述少數植物,多數植物都可以忍受一般土壤。只有茶花,梔子花及杜鵑有特地為它們準備的土壤,倒可以一試。至於蘭花Orchid,因為是寄生植物,不能用一般土壤,必須用蘭花的特殊植土。(相關文章;盆栽土的元素Potting soil)
下:蘭花一般植土以 sphagnum moss,樹皮屑,紫萁根,火山石等為主。
過去很多人為增加土壤聚水性,會在土中添加火山石perlite或vemiculite,或是泥苔土peat moss (不過要先浸水數小時才能使用。)但目前出售的盆栽土中,有些已經添加這一類植料。如果你種了很多盆栽,使用量大時,亦都可以自己添加。
換盆:
至於盆,通常買一盆植物時,多數是用膠盆裝載。因為輕,便宜,花店都喜歡用。其實較好的盆是泥盆,就是瓦盆,因為是有機物質,透氣。所以如果有機會換盆,最好是換瓦盆。
有關盆最重要是要有排水孔,而且裝土時,不可以將排水孔堵塞。因為盆栽第一個關鍵就是排水要好。所以盆一定要有夠大的排水孔。很多漂亮的客廳,高雅的辦公室喜歡買一些大的漂亮的瓷盆,但卻沒有排水孔的。這一類盆種植物一定會死,因為水流不出,積在盆內,植物的根一定爛。所以只能將這一類盆當做是外盆,將植物本身的盆放在裡面。不過這樣做時也要小心,不可以堵住排水孔,兩個盆中間要有距離,(放些石子隔住),讓水有地方去,不會回到盆裡。
什麼時候該換盆?當你覺得植物的根部過份膨脹時就該換盆了。特別是見到有根已經突出表面,或是由底部伸出時,就該換盆了。否則可以不換。一些植物很不喜歡根部被驚動,換盆後頭一兩年可能不開花,這一類包括:君子蘭Clivia,天堂鳥Bird of Paradise,Hoya 毬蘭 (見圖)等。
同時很多人誤以為,盆越大越好。其實不對。很多植物要逼根才開花,就是盆越小越好。所以換盆時,最多只要大一個尺寸就好。還有一個原則:葉片大及較薄的,根部比較茂盛,可以每幾年就換盆,及有較大的盆;葉片厚而小的(像仙人掌),根部很細小,甚至可以多年不換盆,即使換也不要太大的盆。
為不堵住排水孔,換盆時可以用一些有弧度的瓦片蓋住洞口,阻住泥土流出,但不會阻住水流的通暢。為增加排水性,可以在底部再放一些小石子,大小視盆的大小而定。放約一寸石子後再裝土。而植物在新盆中的位置應與舊盆一樣,不可以高出盆緣,亦不可以深陷。
如果是仙人掌類植物,及其他厚葉植物,除了要在底部多加碎石外,還要多用沙土,就是在potting soil中,加約三分之一的sand,增加排水性。因為仙人掌類是非常怕土壤中有積水。(可以買專為仙人掌準備的土壤)。
如果是開花植物,必須在花期後(花謝之後)換盆,否則影響明年的花期。如是觀葉植物,可以在冬眠前換盆。很多人在春天時換盆,但最好是在生長期之前,例如三、四月,這樣不影響新一年的生長。(圖文:袁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