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琴的「三心」、「兩意」

張珮珊

很多時候, 我和學生上第一次鋼琴課,家長都會提出這個 「指定問題」:「我的孩子每天需要練習多少時間? 這個問題嗎? 我真的回答過千多遍!

8大哥哥聚精滙神地表演

媽媽規定女兒每天練習一小時鋼琴,並調校好鬧鐘。在這一小時內, 小朋友的眼睛就是不斷的瞪著鬧鐘。時間一到,「小屁股」便離開座椅,     也不管只有彈奏了一半的樂句。這個鬧鐘的鈴聲, 頓時間變成小朋友的救星。

這一個小時練琴時間,也可能包含著很多不同的活動。這些活動,意味著無數次的「飲水時間」和「廁所時間」。 

媽媽們會投訴說: 「為甚麼孩子在練琴的時候, 特別口乾, 總是喊著喝水?」因為水喝得太多, 孩子也特別需要上洗水間。

那麼, 「時間愈長愈好」, 就不會怕浪費了練琴時間?

學習的效率並不一定與練習的時間成正比。一節有效的練琴時間是需要同學付出「三心」和「兩意」。                        

甚麼是 「三心」呢? 說明白了,就是專心, 小心, 心思。「兩意」包括: 意思, 意境。練習鋼琴的時候,彈奏者必須持有 「專心」的態度。「小心 」處理樂譜上的細節問題, 並願意花上他的時間「心思」。

彈奏者也需要明白每段樂曲的各種 「意思」 , 經過時間的洗練, 最後才可以演繹出所選奏曲目的 「意境」。

練習的時間太長, 反而使到身心勞累不堪,經驗告訴我們: 不能夠集中精神的練習,乃是徒勞無功和浪費時間。

每一段練習時間可以具有彈性。也就是說: 精神情況良好, 注意力集中, 或者興緻高昂時,不妨考慮較長時間的練習。

(張珮珊皇家音樂學院考官,www.jcmusicpian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