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需多少練琴時間?

張珮珊

在多個世紀以前,並不是每個家庭都可以負擔,也許更是一個身份象徵。在現今温哥華的華人家庭,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很多家庭都會放置著一臺鋼琴,有些甚至將一臺三角鋼琴擺放家中,作為一個標緻的傢俱。  

7

孩子開始學琴,家長會互相分享心得,或者交流意見。

「孩子每天要依據指定時間練習鋼琴,且是時間愈長愈好 」: 不就是很多家長的「不死信念 」?

我的指定答案是: 問題不是時間,卻要知道怎樣練習和瞭解要求。           

祗是關心時間長短和重複次數而忽略了內容和重點,這一節練琴時間就是白白浪費。         

最可怕的是, 將「錯誤的」不斷練習, 變成牢不可破的習慣。                                   

不就是得不償失嗎?

現今的學生也真是不易為.很多同學放學後根本不能夠回到家中。                       

周末和周日也是在街上東奔西跑.難道可以「帶著鋼琴滿街跑 ?」

有一個同學數算著他的家教老師:                                                      

中文 (2個), 英文(2個), 數學, 心珠算, 鋼琴, 小提琴, 打鼓, 晝晝, 游泳, 跆拳, 哥爾夫,還有學校一周兩,三次的球隊訓練。                     

每周都有13個「熱門學習課程 」等著他去啃。         

如果他是女同學, 可能還有一大堆的跳舞課程 ( 芭蕾,中國舞, 爵士, HipHop 舞等) 。       

近年流行SAT 考試, 學生都會一窩蜂去報讀。有一位「紀錄保持者」: 周一,三,五是(放學後)每天3小時; 周二, 四是每天2小時。在SAT補課後, 才趕回家中做學校和家教功課。難怪同學說: 「沒有太多時間練琴」。      

常笑說練琴時間是很寶貴,一定要有效和有「建設性 」, 必定要「到點」(to the point)。           

說明:音樂表演也是送給媽媽的最好禮物。

(張珮珊皇家音樂學院考官,www.jcmusicpian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