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廁文化

陳美美

如廁一事,可列為人生最重要的事項之一。隨著生活品質的提昇,許多人對廁所的安排和舖陳也愈來愈講究,無非是人真正能夠放鬆。

 d

在家中當然沒有問題,但一出門可就輕鬆不起來,因為公廁的環境表現一個社會的集體品質,一旦非上不可,又得面臨髒臭的窘境,恐怕是許多人共同的經驗。

公廁作為一地的文化表徵,帶給人們許多奇特的經驗。早期赴大陸旅遊的人,流傳著有廁無門的尷尬經驗,而先進國家如日本、歐洲直逼五星級的設備水準也帶給人驚嘆:正當此時速食店進軍台灣,嚴謹的廁所管理模式,讓速食店的廁所幾乎成為鬧區的「公廁」,這也突顯一般公廁品質出現的落差。

談起使用公廁的共同經驗,包括廁所裡常見的打油詩,雖不登大雅之堂,但在這樣狹小、短暫的私密空間,卻往往能博君一笑,放輕鬆。有人還曾經用特定的成語如「一瀉千里」、「空穴來風」、「不偏不倚」等,調侃人們如廁時的自然狀態呢。還有部分小學,還在廁所裡貼上唐詩、宋詞等,來個機會教育,不過最常見的文字還是請仁人君子注重公德,如廁是「來匆匆」、離開時務必「去沖沖」似保持下一個使用者的方便。

廁所人人要上,對於各種公共廁所的呈現的品質,雖然不乏評鑑和打分數,但更具體的是,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當在百貨公司尿急的時候,相信沒有人會遲疑該不該上廁所,因為商業場所營造出來的如廁氣氛可以說是賓至如歸,從衛生紙、洗手一應俱全,更重要的是明亮的採光和潔淨的空間,清潔的管理比起家裡有過之而無不及,對一般公園裡的公共廁所而言更是望塵莫及。

公廁最大的關鍵除了設施的品質,市民最在意的,其實還是得回歸「基本面」,特別是清潔與設施的完備。乾淨不用說,許多人都碰過的尷尬場面是,好幾間廁所,不是門片拉不上就是門鎖故障,再則是上完廁所出來,洗手台一點水也沒有。過去做過一個公廁的調查,就列出市民最在意的事,例如:廁所骯髒、洗手台缺水、地面潮溼、氣味難聞、設施如門板、沖水按紐故障、垃圾桶未清理等、女生廁所偏少等問題,一般公廁令人望而卻步的主因。

一個都市或地區的公廁使用品質,進一步與市民的素質水準息息相關,也是考驗人民公德心的重要指標。因此使用人的素質和習慣也往往成為公廁品質維護的關鍵。(文:陳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