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雞少生病
- 夏子
飼養寵物雞管理是一門技術,飼養管理好的話,寵物雞就少生病,飼養也好養。
注意適當的通風,為雛雞製造良好的空氣環境。尤以10日雞齡以前,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故極需要給予較高的溫度,以隨日齡增長而降低。
雛雞胃容積小,消化力差,但生長速度又很快。因此,在飼養材料方面要給較豐富的營養,易於消化的飼料,也要適當增加飼料次數。
雛雞體質較差,容易受到微生物侵襲而生病,故經常要做消毒、隔離和防疫準備。
飼養雛雞應在出殼後24-36小時,每隔3-5小時便要給飲水一次,慢慢雛雞又到了開食時間。
溫度是育雛雞成敗的關鍵,適宜的溫度可有效提高雛雞成活率。第一周32—35攝氏度,以後每周2—3攝氏度,降溫幅度不能過大,至18—20攝氏度脫溫,第1、2周常規育雛溫度定為29—30攝氏度。
正確的光照強度。第一周全天24小時光照,第二周19小時光照,自第三周開始,密閉式雞舍可每天8小時光照。
日常管理雛雞應以預防為主,嚴格衛生防疫制度,消毒,按時接種疫苗。
健康的雞精神好,反應靈敏,食慾旺盛,不健康的雞精神萎靡,行動遲緩,縮頸閉眼,反應遲鈍,離群呆立,翅膀下垂,精神差。正常情況下,糞便有一定的形狀,呈灰褐色,表面附有一定量的白色物質。若糞便異常,說明已感染了疾病,要及時診治。(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