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夠晒數
- 蕭蒹
《舊香港人香港心》
70年代只要扭開收音機又會聽到「兩個夠晒數,兩個又夠晒數」,孩童對歌詞意思自然不理解,但由於電台和電視都經常播出,孩童順應潮流跟隨着唱。
戰後香港人口一直持續高速增長,由初期60萬,短短25年間增至400萬(1971年)。以往香港每對夫婦都會生育多名孩子,1970年代香港經濟及教育水平都較過往有較大的提高,港英政府推行資助家庭計劃指導會以「兩個夠哂數」為宣傳口號,鼓勵夫婦節育及避孕,1970年代中期,每對夫婦平均只生育兩名孩子,香港的出生率自此下滑。香港的兒童福利在這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政府立法禁止僱用未滿15歲的兒童擔任童工,隨即開展免費教育。
據資料顯示,1971年香港有13萬3千多年齡介乎10至16歲之兒童及青少年未能入學,而當中約四分之三童齡因家庭環境而需外出工作。港英政府於1971年推出小一至小六的六年免費小學教育,繼於1978年擴展至中學三年級的初中教育,十年間達成九年免費教育。
規劃每個小學畢業生都要參加香港小學會考,以取得公開考試的成績,以便投身社會工作。自六年強逼小學教育推行後,小學會考被升中試取代,作為競逐中學學位的準則。1978年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後,所有小學生都可升讀中學。故此自1960年代及以前,兒童要外出打工幫保家計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亦解決大量兒童失學的社會問題。
1970年代的中小學的普及教育雖迅速進展,但高等教育就大多停留在研究及計劃階段,也沒有投放更多資源,只是通過《專上學院條例》,讓當時的浸會學院、嶺南學院及樹仁學院,可提供高等教育課程,但不能像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可頒授大學學位。而職業教育因為香港的工商業需求下,政府在1970年代增設三所工業學院。(文:蕭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