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考試
- 張珮珊
問 (1):請問您的學生,按照您的經驗,通常一年過多少等級呢? (學琴之後,我知道考級不能太說明鋼琴水平,但是多少是個大約的概念)。
比如我有個朋友推薦鋼琴老師就是這樣的:我朋友小孩在別的老師那裡學了好幾年5級,到了這個老師,1年半過了10級。
答 (1):說到跳級考級,我的嚕囌就來了。學生學到甚麼?真的懂甚麼?彈完十級等於說以後不用彈鋼琴了嗎?他們對音樂的領會,感覺有沒有?跳級可以鼓勵,但一定要跳的穩,真的有這個能力才去跳級。學音樂是給孩子一生的禮物。真的,學琴不要等於考級。老師要引導,啟發同學,不是要幫同學考完十級。
問 (2):家長給我解釋了:不是跳級的。是一級學上去的。學到那個程度,才考的那個等級。只是不是每級都考。明白學琴不是考級。那個老師的學生學的時候有時候很苦,因為速度要求快,練琴有壓力。但是學生考過之後,感覺挺有成就,更喜歡學琴了。這比較是良性循環。當然有的老師是專門針對考級,就是只練習那幾首曲子,那樣的肯定是不可取的。
答 (2):謝謝澄清。但是一年半把10級的課程學:完?我們一級有三本書。一年半把30本書的重點都為cover。我覺得難度真的很高。學生壓力肯定大,懂。最終目的達到,學生喜歡學琴了。
有些家長讓小孩學琴是為了考級,其實等級只是幫助同學理解和認知自己學習的程度而矣!音樂並無止境,學音樂只為其中的樂趣!我認為考試還是必要的,透過這個準備過程可以提升孩子各方面技能。考試是必要的,但考試成績不應太重視。考試是一個階段的認可,學習的過程才重要!
我們希望考生有一個舒服的考試經驗,考試對他們是一個推動,鼓勵作用。我覺得考試,比賽,音樂會都是一個經驗,一個過程,同學要經歷的。我最反對盲目跳級。因為學音樂的目的不是考琴,因為它的好處太多了。是的,準備考試,比賽和音樂會的過程,應該以提高弾奏技巧的音樂領會為本。學生在以後是否可以繼續擁有這些,才是最重要。還有,不要忘記同學的感受。考試的價值和功效可以說是因人而異。(文: 張珮珊-皇家音樂學院考官, 微信jc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