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珠刊物
- 編者語
《情繫影迷公主—陳寶珠》之三十五
70年代之前,藝人一向給人的感覺是帶有神秘感和難以窺探;如想與藝人作近距離接觸,除了到片廠探班或參加影迷會外,相信很難會有機會見到所心儀藝人的真面目。
凡用陳寶珠做封面的刊物用都全部售罄。
假若想追踪和瞭解心目中喜愛藝人的日常生活動態,也只能透過報章和雜誌內的文字和圖片報導,來搜尋藝人的相關資訊。
當年香港盛行的娛樂報刊包括有《新燈日報》、《銀燈日報》、《華燈日報》、《明燈日報》;到後期娯樂事業發展蓬勃,相應地出現大量娛樂報刊,《電視日報》、《新星日報》《娛樂報》,及大大小小的週刊《彩色電視》、《新電視》、《大眾電視》、《明報周刊》、《香港周刊》等等也應運而生,衝擊巿場,甚至港聞報章也增加娛樂版篇幅,務求迎合影迷追尋藝人踪影的慾望。形形式式的刊物,可謂琳瑯滿目,也造就了香港出版事業在6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期最興盛的時代。
以陳寶珠出版的刊物也突破了香港出版界的銷售紀錄。
而60年代書刊和雜誌當中,會發現有三份之一是和陳寶珠有關的,圖文並茂報導陳寶珠的資訊,以她作為封面書刊,也有不少;以陳寶珠為主題的專刊更是多不勝數,甚至報章以漫畫形式報導陳寶珠的內容也不少;單是在版面放一張陳寶珠的圖片,當天的報刊都會很快售罄。在60年代,以陳寶珠為主出版的報刊和雜誌,也突破了香港出版界的銷售紀錄。可想而知,陳寶珠當年在香港銀壇風靡一時,她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根據資料顯示,於1965年至1970年間所出版的陳寶珠刊物多達過千之量,確實一點也不誇張。有些忠實的寶珠迷,更以收集她的書刊為樂,主要是不斷追尋和加深認識陳寶珠,也足以長久地維繫着雙方的情感。(文: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