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師曾「慈善伶王」
- 朗朗
《曲藝將錄》
新馬師曾,香港粵劇及電影男演員、粵曲演唱家。1978年獲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頒贈員佐勳章MBE。
早年香港一份《華僑晚報》舉辦的「十大明星選舉」中,新馬師曾14度當選「粵語十大(影劇)明星」(1957-1970年度)及1次當選「十大影劇明星」(1972年度),是該選舉中合計獲獎最多的男藝人之一(另一位是梁醒波),也是當選影劇明星次數最多的男藝人。
9歲的新馬師曾有幸遇上江湖藝人收留並學藝,茶座表演期間更得到老行尊何世杞賞識,經轉介到何壽年學藝,經傳統功架訓練成績突進。10歲時,新馬師曾首次在香港利舞臺戲院演出。
吸取了年多舞台演出經驗,新馬師曾在11歲時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初踏台板,無論唱功台步均頭頭是道,被譽為「神童」。當時他擅模仿馬師曾,他師傅遂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
17歲,新馬師曾恢復「自由身」(脫離原學藝師傅)後,跟隨薛覺先學藝。及後並赴上海欣賞京劇名伶林樹森、蓋叫天;並向林學習京劇,唱腔自成一格。事業一帆風順,以拍電影、戲曲唱片為業。
新馬師曾生前積極參與慈善活動,曾多次參與公開獻唱粵曲或演出粵劇的慈善籌款演出,1972年6月24日由香港無綫電視舉辦為六一八雨災籌款賑災的馬拉松式現場直播電視籌款義演活動上,與粵劇名伶梁醒波、陳錦棠、任冰兒、許英秀等合演粵劇《萬惡淫為首》。此外,新馬師曾曾多年參與由東華三院及無綫電視舉辦之《歡樂滿東華》電視籌款節目,並於節目上獻唱《萬惡淫為首之乞食》、《光緒皇夜祭珍妃》、《臥薪嘗膽》、《胡不歸》、《一把存忠劍》、《周瑜歸天》及《客途秋恨》等作品作為節目壓軸籌款環節,深入民心,故在香港有「慈善伶王」稱號。(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