廁所水抹面漱口

毛仁廣

《風花說粵》

不是電影搞笑情節,而是現實生活寫照。童年時聽老長輩說鄕村的故事,總覺有點跨大一點,却原來是自己未懂世情而已。

24 3 11 18

重溫昔日幾部粵語片電影《鄉下女遊埠》、《胡塗福星》、《丁財兩旺》,電影情節都講述鄉村人離鄉別井,遠走到香港謀生,初到現代文明的香港,不但感到好奇,而且也發生不少烏龍趣事(俗稱大鄉里出城)。

有趣的事多是發生在衛生間內,如:浴缸當炒鑊、也有指坐厠是煮飯煲,甚至用坐厠的水用來洗面和漱口,甚至有彈床不睡睡地上。雖然看起來也覺好笑,甚至會指責有沒有這樣跨大,難道真的沒見過衛生間嗎?

50年代的舊中國的確是這樣落伍,鄉村人用的是井水,茅廁(即衛生間)是沒有自來水的,井水就是唯一的供水處。茅廁除了放置一個大木盆沐浴之外,也有一個馬桶,其他又沒甚麼設備,十分簡陋。故居住在鄉村的人是不會知道獨立的衛生間是怎樣的。

電影中的演員,相信有不少也曾居住在窮鄉僻壤,深切體會由鄉間遷移到城巿生活,開始時也一切從零開始。

年代的演變,只有上兩代的年長者才會感受到電影情節的真實性。當今世代已進入科幻年代,近一代人又甚會知道過去的居住環境,人生百態。即使現在有機會從昔日電影看到這類情節,都會笑言一聲:「有沒有這樣跨…..!」絕不會認真了解一下和查詢家中的年長者,沒有曾經歷這樣故事!(文:毛仁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