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員現真身
- 毛仁廣
《風花說粵》
播音員多是聽聲不見真身,永遠保持一份神祕感。前輩說:「播音員現真身之後,便很容易會失去支持者!」
60年代,香港麗的呼聲可以說是當年香港人的精神食糧,麗的呼聲全盛時期主要播放廣播劇和單人講述的天空小說,藝員包括鄧寄塵、譚炳文、何雪凝、張雪麗、高亮、李平富、鍾偉明、李我、蕭湘等等。而當年四位廣播藝員譚炳文、何雪凝、張雪麗、高亮最受聽眾喜愛。譚炳文算是最多聽眾認識的一個, 高亮在70年代早期是麗的電視高層,曾拍過高露潔牙膏廣告,後期主持《金玉滿堂》遊戲節目。記憶中張雪麗也曾在港台晚間節目《夜夜此時聽》任主播, 而何雪凝只知有這位播音人資料不詳。
因為譚炳文、高亮、張雪麗、何雪凝都有一定的支持者,故電影片商便動他們腦筋,聘用以上四位播音員參演《改造小姐》電影主角,其他有份參與演出的全清一色廣播界的藝員,有謂別開生面,聽眾又可以目睹播音員的真身。
播音員天生一把磁性誘惑聲音,聽眾往往以聲音來幻想播音員與廣播劇中的女主角一樣美若天仙,男主角英偉不凡。但當見過其真身之後,聽眾會稍為有點失望,因與一直幻覺的她或他,原來大有天淵之別,故然是有點失望!
上天是公平的,即使藝術是五花八門,但人只能擁有一種擅長自己的藝術,而能擁有某種藝術已足夠一個人一生的榮耀。(文:毛仁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