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消化系統疾病
- 陳效勤
在中醫學理論中,消化系統主要由脾,胃,小腸,大腸組成,並且和肝和膽也有密切關係。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對攝入的食物進行消化吸收,然後轉輸,產生營氣,化生血液,維持生命;最後將糟粕排除體外。
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脾胃相互合作,輸布精微,化生氣血,以營養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駭和皮毛筋骨,所以中醫把脾胃稱之為後天之本;小腸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大腸主津和傳導糟粕。另外,肝主疏泄,能疏通調達人體的氣機;膽能儲存和排泄膽汁。肝膽與脾胃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為用,共同完成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由於消化系統在中醫理論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平時注意保養和調理消化系統就顯得尤其重要.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講法,胃病(當然指消化系統)三分治,七分養。從中醫的角度講,有許多有效的方藥,我們簡單介紹一些,比較常用方藥:《參苓白朮散》(人參茯苓白朮山藥蓮子意苡仁砂仁桔梗扁豆甘草)它的功效是益氣健脾,滲濕健止瀉.所以治療脾胃虛弱夾濕者非常適合。
現代研究證明:它可以興奮胃腸運動,從而有助於緩解胸脘部脹滿,飲食不消化;並且緩解痙攣的作用,在臨床上可以開胃醒脾,止吐,止瀉。根據中醫辯證論治它主要治療的是脾虛的消化不良和泄瀉,當然在應用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使用。(文:中醫師陳效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