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類型多元化

資料搜集

《華語電影》

電影歌曲將電影與觀眾拉近距離,40年後的2000年代仍為台灣民眾所熟悉。

T film15

台灣電影類型多元化包括:歌仔戲、民間故事、武俠、愛情文藝、搞笑、神怪等等,更把好萊塢電影本土化,做創意發揮。 《王哥柳哥遊台灣》,片中王哥柳哥的組合就是模仿好萊塢喜劇巨星勞萊與哈台。

電影主題曲仍保留30年代的台語歌謠或流行歌曲的意境,重拍成電影,如《雨夜花》、《望春風》,是利用當時正流行歌加以拍攝,如洪一峰的《舊情綿綿》。

現實社會電影則包含所有「時裝劇」,這些時裝劇有所謂喜劇片、愛情片、黑社會片等。最大特徵是劇情單薄,甚至有些全盤抄襲歐美國家影片(例如喜劇普遍抄襲卓別林電影)的橋段,1965年的《地獄新娘》是改編自米蘭夫人,電影中出現鬼魂的鏡頭,為台語片跨大一步。

T film16

1962年,007小說的第一部電影《第七號情報員》,也引領了一陣短暫的台語諜報片的風潮。故事多以抗戰時期對日情報戰為故事背景,著重在著重在爾虞我詐的間諜行動而非國族情懷;另外,台語間諜片還有一個反映當時電影公司高度創意的現象,就是將原版的007電影中重要的「性」元素(如龐德女郎)轉化為台版中的「女間諜」。這成為台語間諜片類型中一個十分特別的角色典型。

台語電影另外還有一種很特殊的類型,就是「歌仔戲電影」。 將全部歌仔戲劇本表演方式及身段搬上大螢幕的這類型電影不但創造是在台灣相當獨特,也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僅有表演歌劇方式。(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