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步入「影院空座期」

資料搜集

《華語電影》

80年代,香港、台灣經濟迅猛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大陸開放政策實行,這些都整體地豐富了中國電影題材和製作技術。中國電影進入輝煌的創作時期。

T film9

1980年代,電視的興起使台灣步入「影院空座期」,一群年輕的導演如侯孝賢、楊德昌、王童、陳坤厚、李安、蔡明亮、張艾嘉、林正盛等,自成一格的電影帶起台灣的「新電影運動」。所謂的「新電影」是以個人成長故事及鄉土情懷回憶為主,以坎坷人生和現實殘酷為題材,注入了大量針對弱勢群體與一般大眾的人文關懷。

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在《威尼斯影展》獲最高榮譽「金獅獎」,李安導演的《喜宴》對世界影壇帶來的衝擊,台灣電影的悽美風格。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陳坤厚導演的《汪洋中的一條船》和《小城故事》,都充斥了對台灣社會族群對立和邊緣群體狀態的描繪,時至今天,各種深入探討現實社會親情、愛情、友情的悲怯電影風格還一直在台灣延續。

T film10

1980年代末期開始,錄影帶在台灣盛行,導致盜版的電影作品開始在台灣氾濫,1990年代以後,台灣政府對外國電影的管制解禁,以及有線電視的興起,讓台灣電影產業日漸萎縮;而新浪潮電影後大量出現的小眾電影,使台灣電影作品的種類日趨狹隘,而台灣民眾對所謂「大製作」電影的需求,便被美國電影所取替。在作品不受青睞、連帶使票房不佳的惡性循環之下,台灣電影的產量銳減;1990年代末,台灣電影年產不足20部。電影產業出現史無前例的空洞化,不僅資金鍊條形成缺口,電影投資更無人問津,電影製作團隊出現了青黃不接的現象;1990年代末期,活躍於台灣影壇的電影製作人都是7、80年代台灣新浪潮的導演。而解嚴以來民主轉型期的政治與社會不安,也加速了台灣電影業的衰退。

迫於現實,大批懷有電影夢想的台灣導演紛紛離國,把電影製作轉移到香港、中國大陸、甚至國外,尋求外國資金和資源。如李安、蔡明亮、林正盛等紛紛到國外招攬資金,國外資金的藝術導向,也讓台灣電影產生出傳世佳作,如《臥虎藏龍》、《喜宴》等,偶爾的佳作依然無法刺激台灣電影產業,直至2000年代末期。(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