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片改稱為「港產片」

資料搜集

《粵語片電影》之十一

60年代末,國語片的數量已凌駕粵語片。粵語片漸漸招架不住,走向衰落。

c 20 21a

香港在1970年代後期,電視台在深夜時分播放粵語片。由於早期粵語片的菲林保養不足,令畫面質素差劣,再加上節奏緩慢,被年輕一代認為老土殘舊,故亦被人戲稱作「粵語殘片」。

猶幸70年代新生代電影人冒起,新浪潮電影將粵語電影潮流再現,不再稱為粵語片,改稱「港產片」。「粵語片」正式完成歷史使命,退出舞臺。但不少港產片情節,對白,場面,都有着過去粵語片的影子,都可以尋回粵語片的根。

c 20 22a

1973年,導演楚原重拍《七十二家房客》刷新票房紀錄。許冠文、許冠傑的《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等喜劇電影,令粵語片全面走向復甦,甚至反過來壓倒國語片,成為港產片的主要語言。粵語長片亦成為當時的「港產片」。

1970年香港嘉禾電影公司鄒文懷邀請李小龍拍攝以功夫為題的動作片《唐山大兄》。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300萬港元。繼而李小龍主演的四部動作電影震撼了香港影壇,《猛龍過江》更是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李小龍憑著一身好武藝與個人銀幕魅力,不僅在1970年代初期掀起一股電影熱潮,將觀眾拉回電影院,讓衰退的香港電影工業重新找到生機,使嘉禾公司奠定基礎;亦使「功夫片」復甦,賦予新的面貌與活力。

70年代末,香港電影功夫片造就了成龍成為亞洲最賣座的武打影星。(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