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片粗濫程度

資料搜集

《粵語片電影》之十

粵語片電影「七日鮮」是指從開鏡到拍攝,到後期剪輯、配樂、沖印等一些製作周期短的作品。

c 20 19a

解讀:「七日」是形容時間很短的虛數,5、60年代,因為很多電影從開機拍攝到上映僅有一個星期時間故被稱為「七日鮮」。

據說,一部電影一般製作為期十天,超過十天就要額外加錢;其次,當時祗有四條電影院線專門放映粵語片,但不管影片有幾賣座,一般祗是上映五天,而院商不希望製片商看到電影賣座上映周期長而提高價錢對他們無利,於是他們聯合抵制製片商;如果一部影片不賣座的話,可能僅是上映一兩天就被院商要求「下畫」或者「包底」(即不管影片的上座率如何,院商都將得到一定數額的收益),而影片發行公司則往往以新戲代替上映。在這些條件的共同作用下,引至香港電影年產量上急劇增長,因而出現粗製濫造的電影,電影祗要有大牌明星壓陣,便不愁票房收益,加速電影公司開拍,不理質素,但求貨如輪轉,結果出現大量粗製濫造電影。

c 20 20a

據圈中人披露「雲吞麵導演」的故事,據說有位導演拍戲,喊了一句「開麥拉」(Camera)之後便出外吃雲吞麵,演員自己對着鏡頭演戲,待導演吃完雲吞麵回來後才喊「停機」。一頓雲吞麵,一個鏡頭直落,戲也差不多拍了一半。這當然是笑話成分居多,代表了當時粵語片的粗濫程度。(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