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片題材多元化

資料搜集

《粵語片電影》之五

50年代的粵語片,除文藝以及社會寫實的類型外,拍得最多的類型便是武俠片、喜劇和粵曲歌唱片。

c 20 9a

50年代初,香港粵語影壇出現過短暫的武俠片熱潮,重拍了不少2、30年代的武俠名著如《火燒紅蓮寺》(1950)和《荒江女俠》(1950)等。1953、54年,武俠片已不再興旺,1954年曾有40多部武俠片胎死腹中。反而由胡鵬導演、關德興班底主演的《黃飛鴻系列》大受歡迎,50年代共拍了60餘部,為後來大行其道的功夫片打好了基礎。1958年,峨嵋影片公司創立,拍了《射鵰英雄傳》(1958)、《碧血劍》(1958)及《白髮魔女傳》(1959)等改編自新派武俠小說的影片,掀起了另一個武俠片浪潮至60年代。

c 20 10a

粵語電影盛產喜劇片,傳統至今不衰。除《阿超結婚》(1958)、《錢》(1959)、《豪門夜宴》(1959)及《金山大少》(1959)等少數比較嚴謹的作品外,50年代的喜劇多以鬧劇及滑稽諧笑戲為主,趣味俚俗,製作簡陋,難登大雅之堂,卻也正因其市井的格調,倒更貼近普羅大眾的脈搏跳動,與比較中產品味的國語喜劇大異其趣,而其中不乏佳作,如1950年的「經紀拉系列」、《笑星降地球》(1952)、《十字街頭》(1955)、《璇宮艷史》(1957)、《兩傻遊天堂》(1958)、「王先生系列」(1959)等。粵語喜劇片多賴一班出色的諧星,如梁醒波、新馬師曾、伊秋水、鄧寄塵、譚蘭卿、鄧碧雲等,有趣的是,而這批諧星多來自粵劇舞台,卻成為了粵語影壇的中堅份子。伶與星的關係極其密切,這一點是粵語影業獨有的現象。前文曾提及的「伶星分家」,其實沒維持得多久;提出後的翌年(即1953年),馬師曾、紅線女加入了中聯陣營,1955年電影《後窗》,新聯邀請伶星合作,爭取粵語片觀眾。(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