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着重原汁原味

語無

《廣東粵劇》之七

喜愛觀賞粵劇的觀眾都會認同,粵劇有吸引的一面,粵劇也有厭煩的一面。粵劇因着重原汁原味,情節不宜太簡化,否則便失去了整套劇的效應。

c 20 14a

20世紀50年代,香港電影開始蓬勃,粵劇吸引力大減。有心人為不想粵劇出現被淘汰局面,因而創作粵劇電影重新把粵劇帶入電影院,使粵劇重獲昔日光輝。當時著名的粵劇電影有《蟹美人》、《龍王三宮主》、《黃飛虎反五關》、《萬里琵琶關外月》、《四郎探母》、《寶蓮燈》、《雙仙拜月亭》、《紅娘》、《夜光杯》、《千面美人魚》、《香羅塚》等等。

50年代末,香港的粵劇界形勢不妙,當時紅伶芳艷芬婚後淡出舞台,薛覺先、馬師曾、紅線女離開香港返回廣州,連紅透半邊天的新馬師曾都不大熱衷於演出。後有麥炳榮和鳳凰女組織班霸「大龍鳳劇團」,譚蘭卿加入,由麥炳榮擔當小生,演出很多著名劇目《百戰榮歸迎彩鳳》、《刁蠻元帥莽將軍》、《彩鳳榮華雙拜相》、《鳳閣恩仇未了情》等。1962年,陳好逑與林家聲組新班「慶新聲劇團」。及後新的劇團紛紛迭起,包括羽佳的「慶紅佳劇團」、何非凡的「非凡響劇團」、林家聲的「頌新聲粵劇團」。

 20 13a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為粵劇慘受摧殘,很多曲譜、戲服、道具及圖書資料幾乎付之一炬,被審查、批鬥、抄家、送往勞動改造的藝人多不勝數,很多藝人紛紛逃亡到香港及澳門,而全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祗有樣板戲才可演出,所有粵劇演出活動停止,劇團解體。1976年後,粵劇才獲重生,以新姿態出現,伴奏在民樂基礎上吸收了西洋樂器,尤其是爵士樂器,包括電吉他及薩克斯。劇本方面更有些是改編自話劇或電影的優秀作品。例如:《關漢卿》、《牡丹亭》等。

50年代末期,很多香港粵劇藝人紛到新加坡演出。如:蘇少棠、葉昆侖、關德興、石燕子、秦小梨、余麗珍等。由於名氣關係,門票價格驟增幾倍。到了60年代,新加坡各種新興娛樂事業如雨後春筍,電影和電視成了主流。生活節奏變得急促,觀眾開始不願看冗長的地方戲曲。1968年,新加坡的本地職業粵劇班已不能生存,許多職業粵劇團亦告解散。(文:語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