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海報字眼較敏感

資料搜集

《華語電影》

台灣方面為推動台灣電影業,藉以「金馬獎」吸引力歡迎台港兩邊演藝人合作, 雙方進一步電影文化交流,也讓台灣的國營片廠慢慢吸收一些電影技術。

T film5

1963 年,中影重整,由龔弘接任中影總經理,正式提出「健康寫實主義」路線。所謂健康寫實路線,要吸引觀眾觀賞必須更接近社會寫實為題材,但另一方面,在國民黨獨裁政權下,又必須有意跳過社會問題不談;所以健康寫實電影多拍攝台灣農村故事,且所有角色都是一口標準國語,內容更是全面溫情寫實為主,幾乎沒有真正的反派。

為增強電影的效應,在電影宣傳海報上字眼會較為敏感。如:電影《蚵女》海報寫著:「國片起飛的巨作!向世界影壇挑戰!向國際市場進軍!!」

1964 年推出電影《蚵女》便打著「自由中國第一部自力拍攝彩色寬銀幕巨片」之名,其後的《養鴨人家》更榮獲台灣《金馬獎》第三屆「最佳劇情片」、「最佳彩色攝影獎」等。使台灣國產國語電影開始在市場上攻城掠地

導演李行的《養鴨人家》當時被視為「彩色闊銀幕寫實文藝鉅片」,獲得《第 3 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彩色攝影獎」。

T film6

另一方面,一直以來獎勵香港演藝人到台灣發展政策,此時亦獲得相當大的回報,《梁山伯與祝英台》大導演李翰祥帶領一批香港演藝界精英在台灣開設國聯電影公司,在台灣大展拳腳,以擴大資金投資、大場面的歷史鉅作,《西施》和《揚子江風雲》便是國聯電影公司攝製的經典之作。

據聞,大導演李翰祥雖然擅於拍好電影,但卻不是善計算的商人,不惜成本拍出賣座電影後卻無法回本,令國聯電影公司很快破產繼而倒閉。為挽回局勢幾名大導演李行、白景瑞、胡金銓不惜義氣相挺、拔刀相助,與李翰祥共同拍攝《喜怒哀樂》為清償債務,為國聯電影公司最後在電影史上留下空前絕後的榮光。(資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