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癆第二期咯血咳嗽多
- 儒林
《肺病療養之道》之七
肺癆病第二期的證象,咳嗽或乾咳極多,咯血最令人驚惶,潮熱逐漸增加。
肺癆第一期時,雖尚未發覺,但病勢隱隱在進行。到發現第一次咯血時,便開始着急起來,求醫問診,或照X光,這樣才證明患了肺癆病。
肺癆患者,多數皆有咳嗽,一小部份病者的結核.遠離氣管部份,因之始終不有咳嗽,造成患者疏忽觀念,以為經常沒有咳嗽,總不會是肺癆,因而延遲了治療的時間。
多數人有咳嗽,痰涎極多,咳唾不休,不但使別人討厭,連病者自己也覺得十分難受,這種咳嗽,常時期纏擾不休,沒有頭奓,沒有高熱,沒有鼻涕,與傷風感冒顯然不同。
病者常有內火的感覺,稱謂「內熱」為患。內熱加重時,成為「虛熱」,虛熱加重時,成為「潮熱」,潮熱加甚,成為「骨蒸」,所以內熱是破壞身體的領導者,使患者一切律液,皆感缺乏,病者有口唇乾燥,津液缺乏的現象。
咯血結果,每發生貧血,即血份不足,面色蒼白,體態消瘦,指甲不很紅潤,常有頭暈心悸等。
潮熱都在下午開始,像潮汛一般,每天按時而至,用通常發汗退熱劑,當時雖可暫退。但發汗之後,身體更虛,使次日潮熱,更增高一些。潮熱的熱度,通常是慢慢增高,從37度2,增加到37度5,往往要經過一個月或數月之久,所以減退時也不是一朝一夕即能達到目的。
潮熱之後,需靜心休養。每天潮熱未升之前,預早靜臥,摒除萬慮,一心養息,那未,潮熱雖依時而至,也比較容易使熱度減低,而且使發熱的時間縮短許多。(文:儒林)